本科阶段已完结

其实,

我也算是毕业了~

大学四年,匆匆而过。我寻思着也得写下什么,一是对逝去光阴的一种纪念,毕竟生活还是需要些仪式感;二则是对本科时光的小结,期望能从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咀嚼出些东西,或对我未来两年的研究生学习与生活有所启发;三,若还能够凑一点意义的话,希望读下这篇的你也能够产生点共鸣,最好还能有些收获,倘若如此,真是我的荣幸。

收获颇多的课程

本科期间我一共学了201.5学分的课,其中,40学分为经济学双学位培养规划要求的,161.5学分的药学专业培养规划所要求的。现在回头看,我觉着受益匪浅、对我未来帮助更大的课程有这几门: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分析、中国经济专题、中国改革专题。

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分析 by 赵耀辉

这门课程是由赵耀辉老师开设,主要内容是学习利用CHARLS数据开展研究工作、撰写研究论文。这门课程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对如何开展实证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按照老师提供的研究程序进行了数据处理与论文撰写工作,最后完成了一篇像模像样的论文。对于未来想从事社会科学类学术研究工作的同学,我相信这是一门极好的定量研究课程。
赵耀辉老师

图:赵耀辉教授

中国经济专题 by林毅夫

这门课程是由林毅夫老师教授的,主要内容基本涵盖于他自己所撰写的《解读中国经济》一书。林老师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重点阐述了自生能力理论和比较优势战略。尽管林老师的学说并不能为许多人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解读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的发展仍是有不少帮助的。
林毅夫老师

图:林毅夫教授

中国改革专题 by周其仁

这门课程由周其仁老师讲授,主要内容是从经济学视角阐述了周老师对于中国各个领域改革的理解。他在课程中讲到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我对此印象深刻。“现象千千万万,千万别指望现象可以解释现象”;“科学正是一套认知的思维程序:从现象出发,聚焦问题,猜成因、提假说,再检验,修订或推翻先前的认识”;“实事求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课程期间,周老师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列了一批书单。其中《顾准文集》、《城乡中国》、《病有所医当问谁》这三本书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通过阅读这些推荐的书,我对自己可以拥有更加丰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种学习体验真好:通过一个人,见识和领悟到原有未接触过的更多的有意思的观念和理念,甚至进而会产生一种重新审视自我的感觉。
周其仁老师

图:周其仁教授

有所记忆的三场讲座

社会记忆与历史权利 by郭于华

郭于华教授
图:郭于华教授

这场讲座我是在大一的时候听的,我的笔记日期显示的是2017年5月28日,地点应该是在北大二教。我应该是出于偶然去听这场讲座的。这场讲座,我记得当时参与的人还是挺多的,大约二百人吧。讲座的内容是关于社会记忆与历史权利的问题,进而也是历史怎样形成、历史是怎样建构出来的话题。讲座的全文内容在爱思想网站上。

中国社会的不平等 by谢宇

谢宇教授
图:谢宇教授

这场讲座是北大研究生课程才斋讲堂系列讲座之一,我的笔记日期显示的是2018年3月22日。我对这场讲座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是讲座者本身是个大牛。讲座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社会不平等的研究,并提出了重要的三个命题:1.中国的不平等很大程度上受到一些集体机制的影响,例如区域和单位;2.传统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助长了以业绩为基础的不平等,业绩被认为能够促进民众的集体福利;(3)目前很多中国人认为不平等是经济发展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后果。有鉴于此,作者认为,社会不平等的问题本身在当今中国不太可能造成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这篇中文文献:认识中国的不平等(谢宇,2010)

中国社会结构框架的历史演变 by邱泽奇

邱泽奇教授
图:邱泽奇教授

这场讲座也是北大研究生课程才斋讲堂系列讲座之一。讲座的内容介绍:“大多数对社会结构的研究均以呈现人群社会经济地位构成和形态(structure)为目的。讲座把社会结构放入中国长时段的历史发展演变中,观察到社会结构是社会结构框架(social frame)的后果,社会结构框架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安排,规定了人群可以获得社会结构位置的域。在长时段的中国历史中,社会结构框架经历了二进制(binary)、两极制(bipolar)、双轨制(dual)的转变,正在向单一制(unitary)迈进。”
讲座笔记

图:《中国社会结构框架的历史演变 by邱泽奇》讲座笔记

总结与展望

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想,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对不断变动的自己的解析与重构。我认为大学本科正是建构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时期之一,这一阶段你所读的人、物、事难免会对你的未来产生各种各样的潜在影响。此外,本科阶段往往也是一个人能够涉猎多个领域的重要时期,我很感谢北大在教学中一定程度上贯彻了“博雅教育”的理念,让我能接触到各种多元的思想与观念。

研究生阶段与本科生阶段有所不同,这一阶段更重于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的习得更是少不了专注这种品质的保障,希望我自己能够在研究生阶段有足够的定力,同时也能够拥有更加开阔的格局,实现更好地成长。

感谢看到最后,放两张本科毕业合照作为留念🤣,祝大家学业有成,共勉。
毕业合照

图:本科班级同伙合照
毕业照
图:经双同伙合照
赞赏